供应压力VS成本支撑 豆粕市场或近弱远强
市场情绪及成本担忧双重作用下,4月以来豆粕现货价格波动加剧。随着情绪褪去,近月豆粕市场将面临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导致的原料供应宽松情况,预计豆粕价格或承压运行。远月则在新季美豆天气升水及南美大豆升贴水价格走高预期下,或相对表现偏强。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一度引发豆粕市场对远月供应存在缺口以及远月大豆进口成本抬升的担忧。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11日,全国豆粕现货均价为3266元/吨,较清明假期前一工作日上涨186元/吨。关税政策影响下,豆粕市场交易注入一定情绪升水,期、现货价格波动明显放大。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者情绪的降温,贸易博弈进一步升级对豆粕现货价格的传导程度有所减弱,当下的节点令市场关注点重回偏紧的现实基本面与即将大量到港的巴西大豆。
3月中旬以来,受原料衔接不畅及检修的影响,上游企业开工跌至近年低位(除春节及国庆假期外)。且随着上游豆粕库存的消化,市场货源供应紧张问题愈发明显,对豆粕现货价格支撑力度增强。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4月14日全国大豆压榨企业平均开工负荷率为38.77%,较4月3日的低点25.28%提升13.4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较低水平。随着巴西大豆的持续到港、通关,原料供应问题将逐步缓解,4月下旬后多数大豆压榨企业将恢复正常生产,上游开工存在回升预期。此外根据市场买船、发船情况来看,卓创资讯预计4-6月中国大豆月均进口量高达1050万吨,原料供应端仍是近月豆粕市场的主要压力来源,或对豆粕价格形成一定限制。
而从远期市场来看,三季度开始,市场焦点将更多转移至新季美豆情况,不确定性较大。一是前期美国农业部于2月展望论坛及3月种植意向报告中,新季美豆播种面积预测值分别为8400万英亩及8349.5万英亩,同比明显下滑。在此基础上,新季美豆对天气将更为敏感,后期更容易注入天气升水,从成本端利多国内豆粕价格。二是中美贸易关系变动较大,目前的关税水平使得国内大豆压榨企业采购更多转向南美大豆,利好南美大豆升贴水价格。综合来看,远月市场交易题材较多,豆粕价格存在支撑。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本月全国豆粕远月基差成交量为123.45万吨,其中6-9月、7-9月基差合同占比较多,反映出需求端对后市接货情绪的好转。
综上所述,关税政策变动带来的市场交易情绪逐步降温,豆粕市场将重回基本面主导。卓创资讯预计短期在偏紧的供应背景下豆粕价格存在一定支撑,4月下旬后原料供应宽松或施压豆粕现货。远月豆粕价格则在外盘及南美大豆升贴水价格提升预期下,或整体表现偏强,整体豆粕市场呈现近弱远强局面。
(作者:马梓涵,卓创资讯分析师)
编辑:吴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