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市值蒸发665亿港元!“二选一”争议再现,京东、美团缘何近身“肉搏”?
新华财经北京4月22日电(康耕甫 可达)经历了舆论场上的“你来我往”后,京东、美团在资本市场上双双被投资者“用脚投票”。截至22日港股收盘,京东、美团单日分别大跌6.32%、4.62%,合计蒸发市值约665亿港元。
“二选一”争议在互联网行业屡见不鲜,头部平台公司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过往的多次风波又带来了哪些启示?
进击的京东、防守的美团,这场看似围绕外卖业务的近身“肉搏”,并不止于外卖。
行业再陷“二选一”争议
4月21日,“京东黑板报”发布致外卖骑手的公开信称,有竞对平台针对骑手发起“二选一”,强迫各位骑手不能接京东平台的秒送订单。而就在两天前,美团官方账号“小团有话说”曾发文称,有多条包含“美团封杀骑手去某平台跑单”“不要去跑某平台,查到就是永久封号”等内容流传,相关内容均为谣言。
“二选一”行为在互联网行业并不鲜见。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曾有多家互联网公司陷入“二选一”风波,包括腾讯与360、阿里巴巴与京东、京东与当当、阿里巴巴与拼多多、美团与饿了么等,其中也有对簿公堂甚至被处以巨额行政处罚的案例。
上一轮互联网市场“二选一”竞争焦点还是在电商市场,主角是阿里巴巴、拼多多以及京东。同样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平台互相指责之后,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2021年4月作出行政处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
随后,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开展了三年行政指导。2024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评估结果显示,“网络零售市场环境得到改善,公平竞争秩序有效恢复,市场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平台间竞争活力明显提高,平台经济发展质量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由此可见,“二选一”已被屡次证明,不仅不利于行业发展,更不被法律允许。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服务分析师陈礼腾认为,京东作为新进入者,以差异化定位入局外卖市场,为外卖市场再一次激起竞争“水花”,但目前来看骑手资源相对缺乏。对于平台来说,骑手和商家规模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在骑手端,“多平台接单”会稀释平台运力资源,增加调度成本,还可能降低单平台的履约效率。
“尽管企业有自身诉求,但‘二选一’行为本质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竞争、损害商家和消费者权益。任何外卖平台通过此手段限制骑手接单自由,若该行为属实,其法律风险覆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领域。”陈礼腾表示。
京东、美团缘何近身“肉搏”?
京东宣布入局外卖仅两个月,和美团的竞争就进入白热化阶段。
近期双方的互怼不仅涉及“二选一”,还围绕着食品安全、骑手五险一金、平台盈利合理性等多个社会热点议题互相指责对方。事实上,自今年2月京东外卖启动以来,双方已经历多轮“口水仗”。
今年2月京东、美团同日宣布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此后双方火药味渐浓。直至4月中旬两家高管直接隔空“互怼”,积蓄的势能开始全面爆发。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华财经,早在去年京东就已经开始筹备在外卖业务方面对美团展开“突袭”,双方在2月19日同天针对骑手社保“做文章”或并非偶然。“提高骑手保障的方案美团内部筹划已久。”该人士表示,“不排除传播方案外流,被京东抓住了关键时点‘阻击’。”
最终,在骑手社保这一议题上,美团因宣布时间晚于京东而陷入舆论上的被动。此后京东围绕外卖业务在多个话题上四处出击,美团隐隐陷入声势上的被动。
不过,京东的进击在美团高管看来是“它急了”。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4月12日在社交平台向京东开炮,直言京东在即时零售业务上的投入收效甚微,而美团即时零售非餐饮品类订单突破1800万单,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
在京东进军外卖业务两个月后,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双方的交锋“由暗到明”。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这一策略在互联网行业被广泛应用。淘宝推出聚划算应对拼多多,微信推出微视应对字节跳动的抖音,都被视为带有进攻性质的防御策略。
强调电商时效性的京东,遇到了“更快”的美团即时零售,双方展开竞争无可避免。而刘强东选择“反攻”美团的基本盘外卖业务、开启第二战场,也是行业常见的反制手段。
仍面临发展“阵痛”
双方的博弈如火如荼,但在业界看来,产业发展最终或殊途同归。
有业内专家表示,在外卖赛道美团凭借多年资源经验积累、规模化的骑手网络和高效调度系统形成高效履约能力;京东则依托京东物流的品控与准时达优势,以“免佣+品质”快速布局高端市场,竞争将带来相互跨界与渗透。
无论是外卖还是电商,或都将是未来“即时零售”的组成部分。
“未来即时零售将向‘技术驱动+生态协同’演进,通过智能调度、自动化配送降低成本,同时应对政策合规与用户复购率提升的挑战,最终竞争将聚焦效率、成本与生态闭环的平衡能力。”上述专家认为。
显然,这些变化不仅会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为广大消费者和商家带来更多选择和福祉。
但审视当下,行业仍然面临发展中的“阵痛”。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曾表示,外卖行业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系列痛点:
一是用户层面的食品安全问题。外卖行业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假证照、恶劣的卫生条件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二是骑手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不合理的配送时间限制迫使骑手为避免超时违规行驶,埋下交通安全隐患,同时社保缴纳难题也亟待解决。
三是商家层面的佣金问题。过高的平台佣金压缩了利润空间,使得商家在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上有心无力,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编辑:胡晨曦